第六章 口腔健康促进
第一节 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的概念
一、健康与口腔健康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在古代英语中,健康有健壮、结实和完整的意思,或健康就是无病、无残、无伤。这种对健康的认识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健康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发挥着作用"所取代。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这个健康的概念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扩大了医学的着眼点,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除生物因素影响健康外,尚有多种因素,如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社会所能提供的保健设施、个体与群体的生活方式等。健康是动态的概念,健康和疾病没有明确的界线,影响健康的因素无时无处不在。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组成部分。1965年,WHO指出:“牙齿健康是牙齿、牙周组织、口腔邻近部位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性异常”。1981年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口腔健康的概念可以不同,但有三项内容是不能缺少的,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以及没有口腔疾病。
二、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
(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WHO(1981年)提出的定义是目前最常引用的:“健康教育的目1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的一切;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公众自觉的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寻求能够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指导人们如何避免亚健康状态、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健康的重要意义和与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以便做出有益于健康的选择并成为其自觉的行为实践。健康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人们能够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并且对周围的人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健康教育就是以教育的方式增加公众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反复强化教育而加深保健知识的知信深度,特别强调自觉自愿,着眼提高保健行为和实践能力。健康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它吸收了医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而成为尚在发展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WHO(1984)指出,健康促进是指“为改善环境使之适合于保护健康或使行为有利于健康所采取的各种行政干预、经济支持和组织保证等措施”。1986 年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阐述了健康促进的概念,明确了定义,并发表了《渥太华宪章》,成为健康促进的指导依据。《渥太华宪章》指出“健康促进是指促进人们提高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健康教育、健康保护和疾病预防是健康促进的三个核心组成部分。健康促进的发展过程和工作内容表明健康促进是包括健康教育及一切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政策、法规、环境及组织的集成,成为国家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促进的领域主要有5个方面:
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健康促进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职责,而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目的是有利于人们更容易作出健康的选择。
2.创建支持性环境 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创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全面系统地评价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
3.强化社区行动 社区成员有权力决定自己的需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主导力量是自己。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地参与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帮助社区成员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4.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卫生服务的责任应该由个人、所在单位、社会团体、卫生专业人员、医疗保健机构、工商机构和政府共同承担,建立有利于健康促进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5.发展个人技能 通过健康教育和提供健康信息帮助人们提高选择健康的技能,自觉的保护自身健康和生活环境,有准备和有能力的应对人生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并很好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和意外伤害。
(二) 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
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WHO(1970年)指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生做到维护口腔健康。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如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口腔健康教育本身不能成为一个预防项目,而是口腔预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让人们理解和接受各种口腔预防措施所采取的教育步骤。例如,北京市2005年和2007年在全市适龄小学生中开展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时,首先进行不同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学校教师、儿童家长以及全社会理解窝沟封闭的作用、实施步骤和社会经济效益,从而正确认识政府部门促进儿童口腔健康的干预措施。对于需要接受窝沟封闭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愿意接受这项预防措施。又如,2004年在全国开展的"促进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口腔健康大讲堂活动,通过口腔专家社区讲座的形式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旨在提高广大群众对口腔健康的认识,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
口腔健康促进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包括保证和维护口腔健康所必需的条例、制度与法律等。也包括专业人员建议与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支持把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纳入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和组织培训等促进工作。
口腔健康促进有很多具体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例如,调整自来水含氟浓度和含氟牙膏的应用以及推广使用窝沟封闭、控制含糖食品、采用糖代用品等。在社区开展有指导的口腔卫生措施并提供符合标准的口腔保健用品也属于口腔健康促进范围。
口腔健康教育是为了增长人们的健康知识,理解、接受并能付诸实践。而口腔健康促进则是从组织上、经济上创造必要条件,并保证社区群体和个体得到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二者的结合是实施有效的口腔预防措施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在口腔健康促进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职权部门和决策人;而具体工作的医务人员则主要在实施社区适宜技术和有效预防方法以及指导人们口腔健康行为方面起主导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三、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的发展
近年来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在全球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受到各国口腔医学界的重视。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已渗透到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对提高人类口腔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国际发展近况
2005年9月在英国召开的第八届世界预防牙医学大会(WCPD)通过了"利物浦宣言"一促进21世纪口腔健康的倡议行动,希望各国到2020年都应加强9个领域的口腔健康工作,包括清洁饮用水,适宜的环境设施,健康饮食与良好营养,适量用氟防龋,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利用学校平台,强调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增强老年人口腔健康,制定口腔健康政策,支持公共卫生研究以及建立健康信息系统。
世界牙科联盟(FDI)2007年的特别目标是促进口腔健康。联合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健]业者联盟,通过预防和教育在全球范围开展口腔健康促进。如以"吸烟还是口腔健康"为题推动各国的戒烟行动;提倡氟化物是预防龋齿的最好和最经济的方法;以及避免由于口腔疾病导致全身性疾病。
(二)国内发展近况
自1989年9月20日设立第一个全国爱牙日以来,每年9月20日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开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活动。2004年的爱牙日以"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促进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科学大讲堂活动。以口腔健康教育巡讲专家深入社区举办大型系列讲座的形式,与听众面对面互动交流。同时配合媒体的宣传报道扩大影响。
2007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将全国爱牙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口腔健康促进一面向西部,面向儿童"。将以系列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西部口腔医学人才培养、口腔医疗保健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为重点。主要由以下活动组成:
1.全国"爱牙日"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2. 口腔健康促进与口腔医学发展西部行活动;
3.中国儿童口腔健康促进项目;
4.应用氟化物促进口腔健康国际研讨会;
5.全国"口腔健康活动月"活动。
(三)未来发展趋势
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要面向未来,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满足人类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因此,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更新观念 更新或转变观念是改变行为和实施口腔保健措施的思想基础。要重视个人、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做到全民参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绝不单纯是口腔预防保健人员的事,要有"大卫生"的观念,争取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公众参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大联盟。
2.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 我国巳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不同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所产生的一系列口腔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日益关注。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老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发展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誶健康促进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提高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水平。
3.常见口腔疾病的健康教育 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不良的口腔行为习惯可以导致口腔疾病,除了龋病和牙周病外,口腔癌(包括癌前病变)和HIV口腔表现的发病情况呈现上升趋势。必须强化健康教育力度,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高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的质量和水平。
4,加强管理研究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的发展规律,主要任务是研究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有利于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的政策和环境;研究国内外的经验与成果,并推广和应用。